国产真人做受在线看_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_久99爱精品在线观看_a级毛片无码视频

學生學習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閱讀:15418 文章來源: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近年來,有效教學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和教育界極為關注的話題,盡管爭論不斷,但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觀點上基本達成了一致。盡管我們將“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作為引領思想,有效教學研究卻更多地關注教師的教,希望通過教師的改變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始終將學生置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未能真正解決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我們看到現(xiàn)實中有的學生為自己是在“為某某學習”而感到苦悶;有的學生將學習作為負擔,玩小聰明盡量去偷懶;有的學生高中看似優(yōu)秀,一進入大學便變得迷茫散漫……不是教師教得不好,而是學生始終沒有將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有效教學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國內的有效教學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2001年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有效教學逐漸成了研究熱點。但已有的研究關注點多集中于教師“有效教導”,而忽視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在學生學習方面,重視學習方法的訓練而忽視了學習責任的養(yǎng)成。主要表現(xiàn)在重“教研”輕“學研”;重“方法”,輕“責任”。

總的來看,有效學習的研究多集中在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上。這些研究雖然能解決學生“會學”的問題,但不能解決“想學”的問題。有效教學的研究,還應重點關注學習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問題。可截至目前,在“中國知網(wǎng)”搜索“篇名”中含“有效教學”的文章共16 029篇,其中,“全文”包含“學習責任”一詞的僅89篇。在這89篇文章中,有87篇對“學習責任”只是一筆帶過,詞頻在文中僅出現(xiàn)1~2次,多為口號性的呼吁或建議,希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兩篇文章詳細談到了教師責任與學生責任,如《“有效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責任》在學生學習責任的對立面上提出了教師的責任,《責任擔當: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前提》一文是唯一一篇主要論述學生學習責任的文章,詳細論述了學生學習責任對于有效教學及其自身成人、成才的意義。但是,該文只是從理論層面上講了學習責任的重要性,并沒有具體論述學習責任意識的形成及培養(yǎng)。學習責任意識在當前有效教學研究中雖存在空缺,卻對有效教學的研究和實施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本文將從有效教學的內涵出發(fā),對其進行深入討論。

責任意識,又稱責任心或責任感,《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將其解釋為“自覺做好分內事的心情”。譚小宏、秦啟文將其理解為“對自我應付責任的自覺意識與積極履行的行為傾向”。葉浩生、楊文登認為責任意識包括兩部分:責任認知與責任情感,前者是對責任客觀方面的認知,后者是對責任的客觀方面的主觀認同及情感體驗。在這些定義中,都肯定了責任意識的“自覺性”,而這種自覺性源自于對分內之事的內心認同和內化。在此,筆者將“責任意識”定義為:行為主體對履行自己應承擔責任的一種緊迫感以及積極履行職責的行為傾向。學習責任意識是指學生對自己作為“學生”所應履行的職責有清楚的認識,具有自覺做好分內之事的意識、承擔學生責任的緊迫感和積極履行學生職責的行為傾向。

學習責任意識是影響有效教學的內因。教師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學生自身情況等都會影響到有效教學,其中,教師與教學影響都屬于外因,而學生本身才是影響有效教學的內因,而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發(fā)生作用,因此學生自身才是教學是否有效的決定性因素。學習并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知識的建構并不是簡單由外在信息決定的,而是由學生主動選擇和加工外在信息,并通過新舊知識與經驗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實現(xiàn)的。

所以,學習永遠是學習者自己的事,學習者需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可以指導、引領、促進、幫助、組織學生學習,但他們無法代替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只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是依賴于學生的學而存在的。如果學生本身不想學習,教師教得再好也難以達成有效教學。反之,如果學生是積極主動的,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學習責任,,教師的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的手段,教師教學技能、教學模式的改變也會為學生的學習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學生自身的一切因素都構成有效教學的內因(如學習能力、已有知識基礎等),其中學習責任意識是基礎性的內因。

學習責任意識對學習主動性有長遠影響。有效教學的本質是促進有效學習,關鍵是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因素很多,一是外部因素,包括教師指導、學習材料、教學組織、教學評價、學習環(huán)境等;二是內部因素,如學生已有的能力與基礎等。相對于其他所有因素,學習責任意識對學習主動性的影響更持久。

學習材料、教學組織形式、學習評價等外部因素對學生主動性的影響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一是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本身的興趣;二是利用學生對于外部獎勵的渴望;三是促進學生產生學習的成就感。這三種方式對于學習主動性的影響在持久性、深刻性上并不突出。外部因素復雜多變,一旦其發(fā)生變化,就可能導致低效學習甚至是無效學習。如許多學生原本學習成績非常好,但任課教師一換,成績便直線下降,原因就在于此。學習能力、已有基礎等內部因素雖然屬于影響有效學習的內因,對有效學習具有直接的影響,但它們屬于方法性、前提性的東西;如果學生不想學習,它們亦不起作用。學習責任意識屬于內因中的動力系統(tǒng),在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上更加持久。一旦學生形成了學習責任意識,就能夠排除一切困難與干擾,付出巨大的意志努力,力爭完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傊攲W生能夠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時,就表現(xiàn)出更加持久、更加堅定的學習主動性。

學習責任意識能使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葉圣陶先生講,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學習的能力,學會自我規(guī)劃與自我管理,以便在未來的道路上成人、成才。但如今許多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嚴格監(jiān)督和推動下才能勉強學習,學生辛苦,教師更辛苦。許多高中生看似優(yōu)秀,但一到大學失去監(jiān)督后卻變得迷茫散漫、渾渾噩噩。這是有效教學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難題。

 

 

 

學習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將成為該難題的突破點。學習責任意識就像無形的、內隱于學生心中的“教師”,能讓學生管制自己的學習行為,調整學習策略,做出恰當?shù)膶W習規(guī)劃,并做出負責的學習行為。學習責任意識是一種存于內心的約束力,讓學生明白自己現(xiàn)在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并進行自我規(guī)劃與管理,即使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仍能不迷失方向,不斷前進。

學習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科學的理論依據(jù)與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教師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學習責任意識的形成階段,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策略,逐漸過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責任意識。


撰文:夏選沫 于曉雄

圖片:無

審核:丁勁松

上傳:于曉雄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教育園區(qū)教育南路6號
電話:0816-8073777(招生處)8073813(辦公室)

中國·四川·綿陽

學校微信二維碼

官網(wǎng)手機二維碼

抖音二維碼

Copyright ? 2020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版權所有 蜀ICP備15008809號
成都網(wǎng)站建設:今網(wǎng)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