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信息技術教研組2021—2022年學年度上期教研工作計劃
本學期,信息技術教研組將在教科師培處和年級組的指導下,以學校的工作意見、教科師培處及年級組的工作計劃為指導,結合本教研組實際,深入學習探討優(yōu)化過程管理,落實分層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做實、做細集體備課工作,發(fā)揮集體備課的最大效益。在此制定本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認真做好備課、聽課、上課等常規(guī)活動。認認真真地備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聽好每一堂課;抓好備課組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整體功能。認真落實教科師陪處下達的教研組會要求,切實做到月月有教研,周周有聽課。
1、本學期,高一年級共38個班,信息技術組共5位老師任課,其中張玲任教23、24、28-30、34-36班,李曉蓉任教3-10班,任常田任教11-18班,楊靜任教22、26、31-33、37、38班,張亞芳任教1、2、19-21、25、27班。
2、堅持集體備課,嚴格執(zhí)行學校每周一次的組內集體備課,輪流由組內一位老師主題發(fā)言,主講人提出本周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全組該教學設計展開討論,形成共識,對教材各章節(jié)知識體系和線條要晝保持統(tǒng)一,基本內容和要求盡量一致,個人再結合自己所教班級特點,作適當的拓展和補充。
3、堅持聽課和評課。嚴格按照學校教科室規(guī)定,每周隨機抽取一位老師上課,全組無課老師到堂聽課。聽課后集中評課,力爭打造一趟精品課。
4、積極參加各級教研培訓活動,對國家、省、市及學校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包括教研會、教學競賽、培訓學習等),要及時了解有關信息,積極爭取機會參加,及時與各級同行交流,才能發(fā)現我們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加以改進。
二、帶領本組老師認真鉆研教材,探索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需參加四川省學業(yè)水平考試,而信息技術課每周只有1課時,所以時間緊,任務重使我們教學常態(tài)。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內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并從中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備課組的功能,提高教研的實效性,以科學的態(tài)度,潛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法與學法。
三、組織開展好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做好培優(yōu)工作,做好學生競賽的培訓工作。
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施展計算機才能的各種機會,以激發(fā)學生學好計算機的興趣。繼續(xù)開展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對他們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強化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的整體信息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結合本學科特點,積極參加各級信息學科競賽活動,支持配合有輔導任務的老師工作,力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既為學校爭光,也為本組爭榮譽。
同時,爭取在今年組建信息技術電腦活動制作活動興趣班,選取有基礎、有興趣、有理想的苗子,爭取在電腦活動制作大賽作品的質量上更上一層樓。
四、提高組內教師的自身業(yè)務素質
信息技術科學的發(fā)展十分迅速,信息技術教學要跟上技術的發(fā)展,必須關注本學科及行業(yè)的動態(tài),把握軟硬件和網絡應用的發(fā)展趨勢,在了解大局的前提下各位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一兩個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學習方式,結合個人自學和組內交流相結合,每兩周組織一次培訓時間,讓主講老師介紹一個自己擅長的技術領域的新信息,傳授一個操作技巧,落實教師的自我成長。
撰文:
圖片:
審核:
上傳: